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
10月12日,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与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“中国智造创新路径与实践”闭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。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、企业家和投资人,围绕中国智能制造的前沿探索、技术实践与产业创新展开深入讨论。
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国机集团)所属国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(简称国机资本)总经理、党委副书记张大亮围绕“畅通‘科技、产业、资本’循环,助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”进行了发言。
“科技创新投资回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,要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之间创造双向流动实属不易。”他认为,好的投资者不仅要有陪伴的耐心,还要有战略定力和眼光、长远规划和过硬的专业能力,这就要求参与的资本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,做时间的朋友,坚定做好产业资本、长期资本、战略资本、耐心资本。
聚焦主责主业国机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,起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,由原机械工业部70多家科研设计院所、装备制造和工贸企业组成。国机集团以打造科技驱动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总体定位,聚焦先进装备制造、产业基础研制与服务、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三大主业,努力锻造先进装备产业链安全的保障力量、机械工业的战略科技力量、国际产能合作和供应链融通的支撑力量。
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。国机集团近年来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、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的工作要求,继承和发扬机械工业基础领域的科技研发传统优势,加强基础研究、“四性”技术突破,促进产学研用有效贯通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,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。牵头组建中央企业重大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创新联合体,成功获批关键基础零部件、农业机械两个方向的原创技术策源地,建设高端农业机械现代产业链链长,积极服务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参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,打造机械行业的战略科技力量。
作为国机集团的产融投资平台,国机资本专业化运作基金管理、融资租赁、商业保理业务,汇聚产融资源,服务集团战略,助力产业发展,打造产业资本投资平台和数字金融服务平台,构建“科技+产业+资本”一体化融合贯通能力体系,致力于成为机械工业极具价值创造力的产融投资平台。
其中,在基金业务领域,国机资本坚持服务主业,深化产融结合,充分发挥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作用,以产业基金助力集团建设现代产业链“链长”、打造“原创技术策源地”、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助力集团改革发展。预计到“十四五”期末,基本形成百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。
今年4月,国机集团与苏州市政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。其中,国机资本与苏创投集团签约在苏州设立目标规模为100亿元、首期规模为20亿元的高端装备和工业基础产业基金,投资方向主要包括农机、纺机、重机等先进智能装备制造领域,轴承、密封件、液压件、传感器等产业基础领域,并积极布局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工业软件、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未来空间、未来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,团队依托国机集团产业优势,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,发展新质生产力,在智能制造领域投资布局,促进科技、产业、资本良性循环,助力整个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,释放活力,加速释放资源要素和共享。
在早期投资领域,国机资本致力于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所、高校和产业链链主企业展开广泛合作,通过“专业化平台+市场化机制”,打通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, 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之间创造双向流动,促进科技、产业、资本良性循环,助力整个产业链大、中、小企业融通发展。
在推动企业成长方面,国机资本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退出阶段的全方位支持。张大亮表示,“投资的关键在于投后管理、在于持续赋能。不仅仅提供资本,还努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研发、管理、金融服务,有效支持企业的原创性、颠覆性创新,通过提高整体效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中央企业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为契机,主动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推动专业化整合,提升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。这样的大背景下,国机资本正在积极推进战略投资和并购重组,努力为集团培养和输送优质核心成员企业。
“按照国有资本‘三个集中’的要求,在遇到符合国机集团战略布局,有较好的市场地位、规模、利润,并且管理团队认同央企管理、认同混合所有制模式的企业时,我们希望支持他们做大做强,成为行业领先企业。”张大亮强调,中央企业资本的性质是产业资本,不是金融资本。“作为产业资本和战略资本,我们通过积极的投后管理和赋能,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问题,创造更大价值”。
在张大亮看来,中央企业资本可以作为耐心资本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,作为产业资本助力产业链链长企业成长,作为战略资本围绕主责主业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效支撑,作为长期资本赋能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服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。
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